大家好,今天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中医草薢的功效的问题,于是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中医草薢的功效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萆薢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?
萆薢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?
萆薢具有利湿去浊、祛风除湿的功效。可以用于治疗膏淋、白浊、白带过多、风湿痹痛、关节不利、腰膝疼痛等。
萆薢可分为绵萆薢和粉萆薢两种;绵萆薢是薯蓣科植物绵萆薢、福州薯蓣的干燥根茎,粉萆薢是薯蓣科植物粉背薯蓣的干燥根茎。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,萆薢中的有效成分还具有提高骨密度、抗骨质疏松的作用,是目前临床上用于治疗风湿痹痛的常用药物之一。此外,萆薢还具有抑制须癣毛癣菌的作用,临床上也用于治疗相应真菌感染引起的皮肤癣。
本内容由中日友好医院 药剂科 副主任药师 赫军审核
点这里,查看医生回答详情
土茯苓和萆薢被称为“农村二宝”,世人说它们价值高,高在哪里?
土茯苓和萆薢都是利湿药,被称为“二宝”,但利湿也是有区别的,生活中不少人用它们来煲汤煲粥,却不知道这“二宝”的不同之处。全面认识土茯苓和萆薢,有助于我们合理用药,更有效地调理一些有关“湿”的病证,老邪来说说这两味药材。
我们身边有各种药用植物,常见的车前草、广金钱草、石韦及薏苡仁这些,都是利湿药,但是利湿药里面也有划分,比如茵陈蒿和青蒿就是利湿药里面的“利湿退黄”药,它们的作用更相近,同理,土茯苓和萆薢有“二宝”之称也正是这个原因。
土茯苓为百合科植物光叶菝葜的干燥根茎,其原植物多见于山区,山坡、荒山及林边的半阴地这些地方,土茯苓于秋末冬初采挖,去掉芦头和须根,洗净后切片晒干即可入药;萆薢的原植物为粉背薯蓣、叉蕊薯蓣、山萆薢或纤细薯蓣,同样是长于山间林地,在处理方式上和土茯苓无异。
干燥的土茯苓根茎为不规则块状,略呈扁圆柱形而弯曲不直,萆薢也是不规则的斜切片,有些萆薢还要在切片的基础上切成条状,这就是它们的特点。
这类利湿的药材取材于根茎,很适合煲汤,当然了,有的茶也用切得很薄的土茯苓片或萆薢片来泡,这也是使用的一种方式,到底哪些人适合用土茯苓?哪些人适合用萆薢?这问题要从功用入手。
既然在较大的分类来看,土茯苓和萆薢同属于利湿药,有些功用是相同的,它们均能利湿祛浊,适用于湿盛之淋浊、湿热疮毒以及风湿疮疥等等,究竟是内服还是外用,就看具体是哪一种病证了。
再来说说不同之处了,土茯苓除了用于湿热带下、湿疹等这些病证,它还通利关节,筋骨疼痛和肢体拘挛时也可用,古人在治梅毒的时候会用到它;萆薢利湿,分清化浊,适用于下焦湿浊之白浊、膏淋,是治小便浑浊之要药,除此之外,萆薢还有祛风湿之功,风湿痹痛、腰膝疼痛的人适合用它煲粥,这些不同让它们更具有针对性。
土茯苓和川萆薢,是专门祛内湿,在我们广东,每个广东人,人人都懂得使用土茯苓、川萆薢祛湿;广东广西地处岭南地区,天气比较潮湿,造成人处于湿困;所以我们广东人,懂得土茯苓和川萆薢解湿困,但这些太过普通;我们广东人懂得中药养生,何此这些。
萆薢分清丸的主要功效是什么?
主要功效属于祛湿剂,主要成分为乌药、石菖蒲、甘草梢、益智仁、茯苓等药物,具有清热利湿,分清化浊的功效。临床上主要应用于治疗膏淋。其主要治疗湿热下注所致,肾气不化,小便浑浊如淘米水,小便上有白色物质漂浮,身体劳累,排尿不畅快,口干,口渴,腰酸腿软,尿频,尿急,舌苔黄腻,舌质偏红,脉濡数。
到此,以上就是对于中医草薢的功效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中医草薢的功效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