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好,今天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什么叫十九畏的问题,于是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什么叫十九畏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“十九味”是什么?
如果是笔误的话,应指的是“十九畏”。下面简单介绍一下“十八反”和“十九畏”,供你参考:
《本经·序例》指出:“勿用相恶、相反者。”但相恶与相反所导致的后果不一样。相恶配伍可使药物某些方面的功效减弱,但又是一种可以利用的配伍关系,并非绝对禁忌。而“相反为害,深于相恶性”,可能危害患者的健康,甚至危及生命。故相反的药物原则上禁止配伍应用。目前医药界共同认可的配伍禁忌,有“十八反”和“十九畏”。
十八反:甘草反甘逐、大戟、海藻、芫花;乌头反贝母、瓜蒌、半夏、白蔹、白及;藜芦反人参、沙参、丹参、玄参、细辛、芍药。
十九畏:硫黄畏朴硝,水银畏砒霜,狼毒畏密陀僧,巴豆畏牵牛,丁香畏郁金,川乌、草乌畏犀角,牙硝畏三棱,官桂畏石脂,人参畏五灵脂。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五代后蜀韩保升修订《蜀本草》时,首先统计七情数目,提到“相恶者六十种,相反者十八种”,今人所谓“十八反”之名,盖源于此。相畏为中药七情之一,内容已如前述。但从宋代开始,一些医药著作中,出现畏、恶、反名称使用混乱的状况,与《本经》“相畏”的原义相悖。作为配伍禁忌的“十九畏”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提出的。
到此,以上就是对于什么叫十九畏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什么叫十九畏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