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好,今天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为什么石决明先煎的问题,于是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为什么石决明先煎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一副中药中的某几味为什么需要提前煎半小时呢?
大家好!我是宋药师,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!
大家都知道,中药煎煮不是放锅里加水煮煮那么简单,从煎煮容器、加水量、火候到煎煮时间、煎煮方法等都十分讲究。
煎煮容器禁用铜、铁、铝等金属容器,加水量和煎煮火候(按大小有文火、武火之分)、时间(并不是时间越长越好,有的时间越长药效反而下降)和煎煮方法都要随药材的种类而定,由于药物的质地不同,煎药的方法、程序也各有不同。所以就有了:先煎后下、包煎、另煎的做法。
(图片来自网络)
先煎主要是因为一个处方中,不同的药味有效成分溶出所需的时间有长有短,有些药在短时间内即可获得有效成分,有些药则需更长时间。而题中说的“一副中药中的某几味为什么需要提前煎半小时”,可能有这么几种情况:
一、有需要后下的药味时,其他的药味需要提前煎。比如:芳香类的药物象藿香、佩兰、薄荷和一些鲜用的药物,由于挥发性较大,或质地较柔软,如果久煎容易丧失过多的有效成分,所以煎煮时间也要短些。通常在其它药物快要煎好时再下,煎至闻到药香味时就可以了。
二、方中有矿物类、贝壳类或动物类的药物及有壳的果实类,象生石膏、磁石,还有象生牡蛎、生石决明这些药,由于质地比较坚硬,就需要先煎20分钟左右,再下其它的药物同煎。
三、方中有麻黄的,一般麻黄都先煎,因为麻黄煎时有“沫”,先要把除去“沫”之后再放入其他药物一起煎。据说麻黄如不先煎去沫,服后会出现心烦。
(图片来自网络)
四、方中有一些含有毒性的药物,如蛇六谷、生附子、生川草乌等须先煎两小时,以减低其毒性,然后将同一副的其他药加入同煎。
你说的这种煎药方式先煎,先煎有几个目的,但归根结底是增效减毒,增效就是增加疗效,减毒就是减少毒副作用。
很多矿石类的药物因为比较难以溶解,所以要长时间煎煮,龙骨、牡蛎、珍珠母、磁石等,这些药材异常坚硬,提前半个小时煎煮,可以加强药物的作用。
有一类药需要先煎,是因为药物中含有毒素,但是这一类毒素可以在高温环境下破坏,像乌头、附子等药物,其中含有的乌头碱需要在高温下分解。像细辛含有黄樟醚等挥发油,高温作用下,可以使这类物质挥发,使细辛的毒性减小。“细辛不过钱”,细辛用丸散,量一定要小,“多则气闷”,而煎剂用细辛则没有这种限制,因为其中的毒性物质已经挥发。
许多补虚药物也需要久煎,特别是补益下焦、肾的药物,久煎可以是药物药性更加纯和,也可以更好的入肾,发挥补益作用,也是增强疗效的一种措施。
熬中药是有学问的!中药是否熬的好,对疗效有直接的影响,所以大家还是有必要了解一下。
首先回答下有的方子里有几样药要先煮?这是因为:一,这些方子里可能含有矿物质类,如石膏,代赭石等。还有坚硬的贝壳,骨质如:珍珠母,石决明,牡蛎,龙骨,鳖甲,龟板等,需要先煎,久煎才能把里面的有效成分提取出来。二,可能方子里含有附子,乌头,里面有毒性成分乌头碱,就需要先煎,和姜一起煎,是为了减轻毒性。
其次,与上面相反,也有的中药需要后下,比如薄荷,钩藤,砂仁,这些气味芳香的中药里面含有丰富的挥发油,煮太久就会挥发过多 。所以 ,感冒中药一般不要煮太久,而且得加盖子。还有大黄,如果用来泄下通大便,就得后下,快煮好了下进去,几分钟就可以,煮太久泻下的活性成分就大大破坏掉了。
最后,还需要注意:一,最好用砂锅煮,不要用铁锅煮。二,煮之前冷水泡半小时左右再煮。三,解表药大火快煎,滋补药细火慢煎。四 ,贵重药如人参,西洋参最好另炖,土豪随意哦😊。五,阿胶等胶质要用开水化开兑入药液再喝,不要煮。六,和解药需要去渣再煎。七,一般煮三次,第一二次水稍多点,第三次少点,一般以淹过药材面两公分就可以。煮好后记得混匀再喝哦😊
到此,以上就是对于为什么石决明先煎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为什么石决明先煎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