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好,今天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旱什么样半夏的问题,于是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旱什么样半夏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小叶旱半夏与阔叶的旱半夏有什么区别?
半夏又名旱半夏,为常用中草药,多为野生。近年来随着产量减少,价格上涨,某些药厂为降低成本,以水半夏代替半夏使用,影响药品的质量和疗效。因为半夏和水半夏为两种不同中药,功能主治不同,我们在使用时应加以区别,切不可相互代用。 半夏 又名三叶半夏,旱半夏,来源于天南星科植物半夏的干燥块茎,性温,味辛,有毒,具有燥湿化痰、降逆止呕、消痞散结之功,用于治疗痰湿水饮、胸膈胀满、恶心呕吐、痰多咳喘等,生用外治痈肿,用量3g~9g。 药材性状:块茎呈球形,有的稍偏斜,直径1cm~1.5cm,表面白色或浅黄色顶端中心有凹陷的茎痕,周围密布棕色凹点状根痕;下端钝圆较光滑。质坚实,断面洁白色,粉性。无臭,味辛辣、麻舌而刺喉。 水半夏 来源于天南星科植物水半夏的干燥块茎,性温、味辛,有毒,具有止痛、行瘀、消肿、解毒之功,用于治疗头痛、胃痛、腰痛、跌打损伤、乳痈、肿毒等,用量0.3g~0.6g。 药材性状:呈椭圆形、圆锥形或半圆形,直径0.5cm~1.5cm,高0.3cm~3cm。表面类白色或淡黄色,不平滑,遍体隐约可见点状根痕;上端钝圆较光滑。质坚实,断面洁白色,粉性。无臭,味辛辣、麻舌而刺喉。 此外,半夏与水半夏区别也可根据其乙醇溶液对紫外光的吸收来区别:取二者粉末各5g,置250ml三角烧瓶中,加70%乙醇溶液50ml,超声波提取30分钟,过滤液,取滤液置紫外分光光度计上测定其吸收度,半夏在261mm处有最大吸收,而水半夏在269mm处有最大吸收。
小叶旱半夏与阔叶半夏同为半夏,两者主要是通过种块形状来区别。旱半夏块茎成球形或扁球形,直径0.5-4厘米,底部与下半部淡黄色,种茎的底部或侧部有占球径表面的三分之一或五分之一的“疤痕”。水半夏则因底部有一尖,形似犁头尖,所以水半夏又称“犁头尖”。旱半夏为“球”,水半夏为“锥”,形状很易区别。
两者性状鉴别特征
半夏块茎呈球形,有的稍偏斜,直径1~1.5cm,表面白色或浅黄色,顶端中心有凹陷的茎痕。周围密布棕色凹点状根痕;下端钝圆较光滑。质坚实,断面洁白色,粉性无臭。姜汁制过的半夏断面半透明状,味辛辣,麻舌而刺喉 。水半夏块茎略呈椭圆形、圆锥形或半圆形,直径0.5~1.5cm,高0.3~3cm。表面类白色或淡黄色,不平滑,遍体也可见点状根痕;上端类圆形,常用有偏斜而凸起的叶痕或芽痕,黄棕色,下端有的略尖。饮片姜水半夏色较正品深,常可见其深褐色的略尖的顶芽,外皮皱缩状,断面无正品样半透明状,质较正品轻。气微,味辛辣,麻舌而刺喉。
小叶旱半夏与阔叶半是两种不同的植物,小叶旱半夏生长在土上,属野生,有毒,带麻痹性,有人挖出来卖,它是一种药材。
阔叶半夏(又名,磨芋),人常用它来做菜,也是一是农村家肴。很多人都喜欢吃,一帮三年釆挖,产量还可以,经济价值高。南方有多地方种值,但不普遍,很多人沒有看到阔叶半夏。
旱半夏干叶是什么原因?
旱半夏干叶在现在来说主要是因为光照强烈造成的。如果没有蚜虫发生,那么就问题不大,直接遮阳降温,然后增加水分即可。
旱半夏,别名三叶半、地文、水玉、三步跳等,多年生草本植物。中药材。
一般杂生在荒地、玉米地、树荫下等,山西多在玉米田笼间,或者树林中间。喜阴,不能太阳直射太长,但又不能全阴,比较小气,有毒杂草。
现在旱半夏出现干叶,主要是太阳直射,高温造成,同时土壤干燥,水分上流不畅。
这时一边要进行培土工作,利于珠芽生长,长出新的植株。还要保持土壤湿润,促进块茎生长。
又要要求不能水分太多造成旱半夏块茎腐烂,还要照料土壤湿润,促进枝叶生长 ,进行光和作用。因高温照射时间太长,土壤也略显干燥,直接的影响就是植株、叶片枯黄,严重的会造成“倒苗”。
所以,我们这时只能适当减少光照,土壤加湿,但不能水分太大
旱半夏主要病害是叶班病、病毒病、腐烂病等。
到此,以上就是对于旱什么样半夏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旱什么样半夏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